(二〇一三年一月十八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湖北工程学院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即将闭幕。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大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体代表以及参与会务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次大会是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下,学校“学科建设年”取得丰硕成果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听取并审议了丁么明同志所作的校长工作报告,审议了财务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各位代表以对学校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神圣职责,紧紧围绕2013年各项工作任务和师生员工共同关心的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共商发展大计,对学校改革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建议非常重要,对此要认真研究,加以汲取,并融汇于学校新一年的工作要点和实施方案之中。
下面,我就贯彻会议精神,做好今年的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科学把握发展大局,增强加快学校建设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当前,学校面临的办学形势呈现出积极而深刻的变化,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有严峻的困难挑战。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三情”结合,不断强化机遇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增强加快学校建设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上情”。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各高校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办学治校的各个方面,坚定不移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国家加快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落实加大教育投入的政策措施,我省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明显增加,各高校债务负担明显减轻;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要求学校制订《章程》,赋予高校在专业设置等方面的自主权力;省市加强教育统筹,酝酿赋予省级对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初审权和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审核权,地方考虑高校优势特色整合。这些都为我校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考量。
(二)“外情”。当前,高校之间的竞争特别是生源的竞争日趋激烈。近两年,高职高专院校受到的冲击最大。虽然目前对我们这样的二本院校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并不能排除在不远的将来,生源争夺战也会波及我等二本院校。还有,与我们同层次的二本院校也纷纷打出“更名牌”、“特色牌”,并推出一系列跨越式的发展战略和重大举措,其发展理念之新、举措气魄之大、破题之术之奇,让人印象深刻。同类院校之间核心竞争力的比拼更加激烈。
(三)校情。近几年来,经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我校抢抓机遇、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各项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新一轮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11年底学校成功实现更名,以此为节点,开启了学校向新型工程大学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学校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不足,如学校的工程特色尚不突出,专业规模平均偏小,学科建设领军人物缺乏,重大科研项目尚未取得大的突破,硬件建设不能完全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要求,等等。
综观国家和省高等教育发展态势,可以说未来十年是事关我校发展最为关键的“黄金十年”。抓住机遇,发展上去了,就可以化茧成蝶;抓不住机遇,发展原地踏步或小有进展,则可能拖后落伍。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直面新老问题、破解办学难题,回应新挑战、争创新局面,努力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二、实施创新驱动,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省十次党代会报告在论述加快构建“创新湖北”时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前,高校要想尽快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办学目标、提升品牌价值,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以创新推动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坚持“三个创新”,推动学校内涵建设,确保2013年目标的圆满实现。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基础职能、核心职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直接关系到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多年来,学校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推进工科、农科、教师教育等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方向,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重点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成一批省、校级规范基地,初步显现出比较优势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涉及更新教育理念、调整专业结构、开展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下一步,学校在这方面还要大胆探索,按照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总体原则,创造出更多具有我校特色的“湖工经验”,让更多专业的学生共享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成果。
(二)科研管理创新。随着学校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受到更多的关注,这里面的主要因素有学科、队伍、平台等。在过去的一年,学校学科建设和平台建设取得了许多可喜进展,一批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平台落户我校,人才队伍建设也有推进。但是,反映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高水平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仍然没有取得大的进展。欲求新突破,须下大功夫。2013年,要大力推进科研管理创新,以科研管理创新推动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校长工作报告中对此做了部署,包括要以“科研机构实体化、科研人员专职化、科研管理学术化、科研经费社会化”为抓手,全力争取学校在高水平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上取得新突破。学校还将筹措专项经费,着力引进重量级学科带头人、学术团队,以发挥其在学科建设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我们要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力争早日获得硕士学位授权。
(三)内部管理体制创新。近两年,学校深入推进了“校为主体、院为实体”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在明晰校院两级职能的基础上扎实推进了中层单位目标管理工作。2011年,选择几个中层单位进行了小范围试点,2012年在全校范围内铺开。从实施的情况来看,应该说总体成效是显著的,有效推动了学校各项任务的落实,推动了学校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精细化。当然具体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如考评指标体系针对性、个性化还不够强等。对此,学校将进一步加强调控指导,完善实施细则,强化检查督办,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三、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共建共享美丽湖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讲话时提出的“中国梦”是近一个时期以来举国上下热议的话题。我想,对于我校来说,共建共享美丽湖工,就是广大师生员工的梦想。对于“美丽湖工”,我的理解有三层涵义:第一个是人的层面,即教师师德高尚、教学科研能力强,学生学风优良、质量受到社会认同,师生员工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第二个是物的层面,即校园设施比较先进、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宜学、宜居;第三个是文化的层面,即师生笃守“严以治学,诚以立身”校训,致力于“感恩、奉献、求实、创新”,不断涌现影响全国乃至向国际扩散的校园文化品牌和典型人物,提高学校的美誉度。
要实现广大师生这一梦想,归根到底要靠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为此,我们在刚刚开始新一年工作的时候,提出三点要求:
(一)自信。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其中一个重中之重就是要增强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联系到我们学校,增强对学校的自信也很重要。回顾我校近70年的历史,虽几经坎坷、压力重重,但几代学院人艰苦耕耘、矢志不移,总是在荆棘中辟出生路,在竞争中开创新局,才有了今天学校的大好局面,使我们对奋力拼搏,早日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成为一所名实俱佳的新型工程大学充满了历史自信、工作自信和对美好未来的自信。“自信人生二百年”,我们要自信不自傲、自信不自满,为实现共建共享美丽湖工而不懈奋斗。
(二)进取。成绩属于过去,奋斗成就未来。面对取得的成绩,我们要用辩证的思维看待成绩、思考现状,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更高的标准审视自己, 敢于同强的比、向高的攀、与勇的争、跟快的赛;要发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忧患意识, 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在发展上争先进位、提档升级;要以推动学校发展为己任,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学校事业发展联系起来,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在共建中共享美丽湖工。
(三)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始终在“实”字上下功夫。弘扬实干精神,立足校情,脚踏实地、勤于思考、少说多做,把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将各项工作做到细处。这一“实”一“细”,看得出一名党员干部的党性,看得清一名学校干部对师生的感情。当前,我们特别强调要按照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和上级党委的要求,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取信广大师生,推动学校发展。在学校70周年校庆这个历史关键节点和有特殊意义的年份,以扎实的工作成效,良好的精神面貌,向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充分展示美丽湖工的全新气象。
各位代表,同志们:目标令人鼓舞,梦想催人奋进。新的一年,让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进一步集聚正能量、争创新优势,建设美丽湖工、实现师生梦想,切实完成好2013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早日把我校建设成为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有影响,高水平、有特色的新型工程大学而努力奋斗!